羊城晚报记者钱瑜安全股票8倍杠杆
6月6日“全国放鱼日”,珠海市迎来2024年的增殖放流活动。上午10时许,三艘海监船抵达磨刀门水域,一盆盆活蹦乱跳的鱼苗和斑节虾苗竞相跃入浩瀚大海,开始新的生命旅程。
物种选择需符合要求
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称,水生生物资源不仅是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人类重要的食物蛋白来源和渔业发展的物质基础。养护和合理利用水生生物资源,对于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、维护国家生态安全、保障粮食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。在本次活动中,33.5万尾黑鲷鱼苗、48万尾黄鳍鲷鱼苗和2280万尾斑节虾苗被成功投送至广阔的海洋怀抱中。
增殖放流的物种和规模是如何确定的?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“揭秘”此次增殖放流活动的“底层算法”,强调整个过程遵循科学严谨与本土适应性并重的原则。他提及,之所以挑选黑鲷、黄鳍鲷及斑节对虾等品种进行投放,是因为它们均为珠海海域土著种类,符合农业农村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关于增殖放流的基本要求。除上述物种,根据《农业农村部关于做好“十四五”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珠海目前适宜放流的还有海鲈、青石斑鱼、斜带石斑鱼、紫红笛鲷、红笛鲷、真鲷、平鲷、花尾胡椒鲷、长毛对虾、墨吉对虾、刀额新对虾、绿海龟、中国鲎等物种。
放流规模经多维考量
实施增殖放流的规模是经由对生态需求、资源现状、经济预算及社会效益等多维度因素的综合考量精心确定的,这一决策过程集合了渔业管理部门、科学研究机构及行业专家的共同智慧,力保放流活动的科学性和成效性。实践中,依据放流后的监测数据反馈,策略会被适时调整,旨在最大化生态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效益。
为评判增殖放流的成效,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每年委派专业的科研团队,运用科学方法深入评估其生态影响。据介绍,过去十年间,珠海全市已累计投放超过5.63亿尾各类水生生物苗种,渔民在实际作业中观察到黑鲷、黄鳍鲷等鱼类资源回升,一定程序上也验证了增殖放流行动的积极成效。
放流活动需提前报告
近年来,“放生”行为频现公众视野,成为热议话题。对此,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强调,根据《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》,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规模性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时,应提前15日向当地县级渔业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事项并接受监督检查,且严禁从农贸市场、水族馆等渠道购买、放流水生生物。需要强调的是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必须是本地种,严禁放流外来种、杂交种、选育种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水生生物。例如,南美白对虾、罗非鱼、鳄雀鳝、巴西龟、福寿螺等外来物种一律禁止放生。外来物种若被错误放生,或将酿成生态灾难。
据悉,本次放流活动由珠海市海洋发展局牵头,联合多家单位共同组织。未来,珠海将以前瞻性的战略视角,持续探索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路径,旨在推动渔业产业向更高级阶段转型,激活深藏的蓝色经济潜力,绘制一幅生态与经济并进共荣的“蓝色经济新蓝图”。
知多D
全国放鱼日为何选定6月6日?
据悉,自2015年起,我国确定每年6月6日为全国性的放鱼日。这一天的选定,基于多重考量:6月6日处于春夏之交,鱼类繁殖活跃安全股票8倍杠杆,是投放鱼苗的好时期;6月6日后紧接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禁渔期,减少了对鱼苗的捕捞,提高了成活率;6月6日紧邻“世界环境日”,利于强化公众对生态保护的意识;“6月6日”易于记忆,便于公众参与。
Powered by 线上炒股配资交易_炒股配资公司_安全炒股配资门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